| en

首页园区动态

远离高密度写字楼 | 寻找二环里的桃花源

图片1.png

西海湿地公园·清晨

“三高”有风险,低密度物业要“火”

随着疫情的逐步稳定,各地都在陆续复工。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员工陆续返岗,办公场所也成了当下的防疫主战场。复工后如何办公空间做好防护工作,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尤其是那些入驻CBD高级的、高层、高密度写字楼的企业,无论是老板还是员工们在上班后,对自己身处的办公环境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担忧。



“当初因考虑到写字楼内部设施以及地理位置等原因,将公司办公地选在北京核心金融区的高档写字楼内。但疫情爆发后,我注意到员工更在意的是室内的通风、更加宽阔的公共区域等等。

当初觉得高档写字楼的玻璃幕墙高端上档次,但使用起来才发现不能大开窗或只能小开窗的结构特点,让我们只能接受通过大楼空气循环系统循环后的空气。

外在的新鲜空气不能直接被引入室内已成为办公室员工们的苦恼。更要命的是,想出去透透气,大家还需要坐电梯才能出大楼,疫情下,电梯这种封闭空间,大家都害怕啊……”    ——上市金融公司总裁王林(化名)向北青报记者透露。

如今,这样的担心并不在少数。已于北京工作三年的东三环某写字楼白领小宋对北青报记者说:“公司虽然采取轮岗制,不用每天都去上班,但我们公司在25层,爬楼不太现实,所以,现在轮到谁上班谁害怕。”……这样的情绪弥漫在高密度的写字楼里,即使复工,员工也很难恢复到积极高效的工作状态中去,这让企业主们不得不对公司的办公空间进行重新思考。

图片2.png

图片3.png

近日,北青报、北京日报、乐居财经等多家知名媒体也都关注到了一个许多企业正共同面临的新问题:如何在疫情下保障企业正常运转的同时,保障办公品质以及工作人员对健康办公的诉求?


精致的玻璃盒子外观、直冲云霄的超高层电梯、楼内中央空调恒温恒湿空气循环、利用率超高的办公面积……这些曾经在企业挑选写字楼时青睐的条件,在后疫情时代,却变成了上班族们担忧的隐患。


重新考量和评价办公场所已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而近期大火的“花园式”办公空间,似乎更符合疫情当下,企业员工们“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祈愿。


夕阳.png
西海湿地公园·夕阳

海边舒适办公,二环里的桃花源


按照目前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为避免发生交叉传染,保护员工健康,就要求办公间距不能小于1米,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尽量避免聚集性会议,少做电梯,采用分餐制……这一系列标准,只有“低密度、低楼层”的花园式办公场所才能满足,这样的空间,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从各方面缓解焦虑,工作心情愉悦,更受企业老板和上班族的青睐。

园区1.png

园区2.png

园区3.png
西海48文创园内·银杏

试想一下,独栋花园,不用电梯,自带露台,办公空间宽敞透亮,落地大窗,窗外风景四季如画,天天守着景,身处古建园林中!这样低密度的花园式办公场所,才是疫情之后的最完美办公空间。

园区4.png

西海48文创园·毗卢艺术中心


朵朵桃花映春意,夏荷联翩碧水中,
片片银杏染秋色,瑞雪银妆冬意浓。


这不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这里描述的是西海四十八文创园的四季风光,园区位于京城北二环积水潭桥旁,西海湿地公园内,入选2018年首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公园5.png

西海湿地公园
秋色6.png

西海48·秋景

独栋7.png

西海48·独栋建筑


西海48文创园区内,融合了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传统与当代共融共生。有国内外著名建筑设计师操刀,在老旧厂房基础上设计、升级改造的现代独立办公空间,也有上百年历史的古庙大殿。


小独栋办公与开阔的公共空间,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景观,都无疑是后疫情时代中的最稀缺资源。


空间户外.png
西海48·户外公共空间


在西海办公,看久了电脑,疲惫了双眼,可以打开窗,感受春风拂面;可以起身去花园看一看新发的绿芽,午休后坐在大殿前喝一杯咖啡,晒晒太阳;在思路阻塞时,到院子里放松一下,或者是西海湖边走上一圈,用独处的时光激发创意的灵感……


春色.png

西海48·春色

露台.png

西海48·露台


后疫情时代,吸引我们的不再是高层高密度,而是开阔通透的,能够让人安心和舒心的“桃花源”式的低密度办公空间。


春天已到,西海48的桃花即将盛开!


春天.png


上一篇:一个凡尔赛园区和一个园区的凡尔赛